河池5月15日电(廖光福)彩绳、丝线、挂饰配件、剪纸图画、纯色小块土布料……连日来,在广西河池市罗城仫佬族自治县四把镇思平村小稔屯“仫佬族剪纸技艺展现传习馆”,多张桌子一字排开,桌面上摆满了香囊制造资料,当地妇女正在一针一线细心绣制仫佬族剪纸特征香囊。
前述传习馆俨然成了村里一个留守妇女工作增收的“微工厂”。
“咱们的眼睛欠好、四肢动作慢一些,不过一个月也有1000多元人民币的收入,可以补助家用,比起早年在家闲着好多了。这得感谢咱们的好姐妹罗教师。”小稔屯乡民罗华莲说。
现在,罗华莲一有空就来到传习馆学习剪纸、制造香囊等。“从缝布、填充到穿珠子,一针一线,罗教师都在周围手把手、耐心地教,咱们细心地学,手工也越来越熟练了。”
罗华莲口中的“罗教师”,是出生在罗城县四把镇思平村小稔屯的罗华清,她是罗城仫佬族剪纸技艺传承人。
罗华清的外祖母和母亲都知晓剪纸、绘画、竹编、缝纫、刺绣等手工艺。8岁开端,罗华清就跟从外祖母和母亲学习剪纸、刺绣、绘画、缝纫等各种民间手工艺,特别对陈腐奥妙的仫佬族剪纸艺术有着执着寻求。
40年来,罗华清练就了一手剪纸绝活,她剪出的人物、动物、植物栩栩如生,有板有眼,深受好评。现在,罗华清是我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会员,被河池市工作教育中心学校、柳州市北雀路第四小学、罗城县青少年活动中心、罗城县第二小学、罗城县四把镇民族小学等学校聘为剪纸艺术导师。
“我在县外有自己的公司,也有工作室,可以过得比较好的日子。孩子们也让我在外面日子,过得清闲些。但我觉得我这手工不能丢,更应该让它在家乡传承下去,带动同乡们增收致富。”罗华清说。
2022年,罗华清不顾家人相劝,回到家乡小稔屯筹建“仫佬族剪纸技艺展现传习馆”,免费为同乡们操练仫佬族剪纸技艺,带领大家制造香囊、绣花鞋和衣帽、手提包饰口等仫佬族剪纸特征文创作品,在传承仫佬族文明的一同,促进乡村留守妇女和白叟完结家门口工作增收,助力村庄复兴。
“今年初,‘仫佬族剪纸技艺展现传习馆’建起来了。现在,村里已经有100多人参加了剪纸技艺操练,有60多人参加剪纸文创作品制造。现在,同乡们制造的剪纸香囊、饰品等文创作品求过于供。”罗华清介绍说。
“下一步,咱们将根据需求,创作出更多款式的仫佬族剪纸特征文创作品,并经过‘线上和线下”相结合出售模式,带领更多同乡姐妹们走上文创增收路,为家乡复兴奉献自己的力量。”罗华清说。
罗城县是我国唯一的仫佬族自治县。2018年,罗城“仫佬族剪纸技艺”入选广西壮族自治区第七批非物质文明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。(完)